GWD GMAT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GWD微信

微信二维码

博智LSAT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博智教育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博智教育微信

微信二维码

【Ms.Z 成绩:112 上课方式:远程】

从2011年6月份第一次考托福的99分,到11月13号最后一次考的112分(30+28+27+27),历时半年,也收获了满意的成绩。虽然有一定的运气成分,也不敢妄谈什么经验,但还是想写一些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也是对自己备考的一个总结。
考完第一次后,中间又连续考了几次,但是提高均不明显,加上急需分数申请的压力,我参加了博智8月的1对1托福学习班。通过四次的面授课程和后期王文静老师每周的细心辅导,不光是找出了自己听力和写作分项上的缺陷,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强化,为最后的考试打了很好的基础。

1. 阅读
考完G的同学,阅读能力应该没有太大问题,只需要针对托福题型做一些微调。
因为时间限制,我都是读一段做一题的,知道大意之后找对应意思的选项即可。
Pace。二十分钟的时间应该是比较充裕的。做下来,我前面十题一般10到11分钟可以做完,我至少会留下7分钟做11到14题,因为这四题要思考一下,会比较占时间。
由于我都是分段读,没有通读全文,所以文章的整体把握会有些问题。在做完13题之后,我会再花一两分钟读一下文章,对文章有总体印象之后,做14题就比较有把握了。14题是比较新的题型,错误无非2种,或者是信息错误,或者是信息太细节,和整体主题无关。
我平时不会特别复习阅读,只在考试前四五天会做几篇TPO找找感觉。
做完基本都会有4,5分钟可以检查,一方面可以查出一些粗心的题目,另外有多余时间检查的感觉总是很好的,对后面几部分做题心理上也比较有利。

老师点评:这位同学报名的时候已经有101分的成绩,在上海见到她之前,说实话我也没有成型的教学方案。看了几篇她的习作,课堂上带了一篇听力以后,老师才心中有数,找到几个突破口。先说阅读,虽然她的阅读是满分,但是对普通备考同学,我们不推荐读一段做一题的方法。请注意,她最后四题(这时候全文已经读完)能留下7分钟的时间,而多数同学最多能剩4分钟时间。仅凭这段文字描述大家不会知道她平时的英文阅读基础是很好的,她的GMAT分数也很高,扫读跳读能力非常到位。我屡次看到网上的极高分(110+)感想说,我是读一段做一题,阅读满分,这样阅读能力已经极高的同学,其实文章正着读倒着读不太影响他们的得分,因为他们善于迅速把握段落大意,前后联接起来思考,中间忘了再读一下也不费事。但是对于阅读挣扎在20分的同学来说,我们建议你练出5分钟内读完一遍文章能做对最后一题的能力,先读一遍再做题的话,每道题目问的点在文章脉络中的战略地位会一目了然,很多要结合上下文才能答对的题目也会很清晰。 

2. 听力
可以说,最后托福成绩的高低都是拜听力所赐。
我前三次听力是25-22-24。当时很迷茫,谁都知道听力不是一朝一夕练得出来的,而且对听力能力的考察贯穿考试始终。考完第三次的时候,我的TPO都做完了,而且题目也基本知道答案,这个时候再练意义就不大了。
但是第四和第五次考的听力都是28,这证明只要方法得当,短期内听力还是可以提高的。
这里推荐王文静老师编写的课件“听法训练-真正听明白”,其中收录的都是TPO的听力段子。第一遍可以自己听,看看把握中心思想的能力怎么样。然后有王老师对段子的点评。段子里的每句话,每个段落之间都是有关联的。在反复听了几遍王老师的录音之后,我对段子的把握能力比原来强了,也能边听边体会作者如何转换话题,听到新信息时也会思考究竟是补充说明,还是进行驳斥等。
当然,王老师也指出,光有技法的训练还不够,归根到底还是要提高听力水平,要磨一下自己的耳朵。她介绍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多听TPO段子中没有听懂的部分。一遍不够就多来几遍。听完TPO,还可以练习下人文科学类的公开课。每周的课程中,王老师还会再带着我练习几个段子,保持状态,或者讨论一下最近复习遇到的瓶颈。另外,科学60秒很值得推荐,题材和托福听力相似,一分钟的时间很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还有就是语速快。如果能适应这个速度,相信考试中的听力绝对信手拈来。我总共听了45篇。有时间的时候,一天基本听5个。先听原文3遍,基本可以知道大致意思,然后再和原文比对,看漏掉哪些信息。 其实在考后面两次时,我听力做的感觉也不是太好,也有挺多题是没有把握的。不过事后证明托福听力还是有一定容错率的,大家不要担心。更不要因为听力做的感觉不好,影响后面的发挥。

老师点评:因为一上来她就指出自己听力分数一直偏低,都在24分左右徘徊,我们当堂过了一篇TPO23的听力,发现她听下来的学术段子中都有信息黑洞,也就是让她听完看着笔记复述的时候,总有比较大的信息点和逻辑点说不明白。当堂讲了两篇,点了一下段子里面的每一个逻辑节点,信息转换点,同时指出她的笔记中很多不必要记录的部分,因为她的笔记记得很多,快接近听写了。听写式的笔记在托福听力中是非常有害的,因为你会抓不住主要信息点,错过了一边听一边判断的过程,而声音播放结束以后,再做任何的判断都是主观和扭曲的。课后布置她去听真正听明白1,2,3的练习,就是为了锻造她听力过程中的思维主动性,这个练习很多学生是要听过多遍才能找到感觉的。学生比较用功,我们在不上课的时候,我一直会逼她每天练习听力,没事就问候一下,今天听了没有?也推荐了一些其他的听力材料,拓宽一下信息范围,不然TPO听久了也是很恶心的。

3. 口语
前面四次我都是23,策略上也是没有特别复习口语。因为口音和说话习惯都是短期之内不能逾越的,花大量时间精力实在不值得。但是第五次考试的Good, Good 和Fair的结果让我觉得也许有些方法还值得推荐下。
刚刚开始复习时,我练习的材料主要是TPO。然后下载了很多口语素材和模板。基本上这些材料可以帮你熟悉题目和涵盖的类型,黄金口语80题我也坚持了20题。但是几次考试下来,Q1和Q2都是Fair。我自己觉得是因为模板痕迹太重了。老外也不是傻子,听了几百来个,无论什么问题,答案全都是什么经济,感情,和环保原因,这也太恶心了。所以还是要有自己的内容在里面,有感而发。一般遵循“总起 - 三个原因 – 总结”套路的最后都是Fair。几次直接加入个人事例的反而都是Good。
对于学术类的话题,可以用TPO听力段子作为练习材料。一个3-5分钟的段子,听完之后可以尝试复述一下内容。重要的不是能讲多少,甚至讲什么主题,而是讲的感觉,或者认为自己讲的很好的幻觉。我相信培养出的这种气场是很能够通过话筒感染对方的。
临场时,边听边记下材料,准备的时候画出重点,然后抱着话筒快速讲。
当然,所有这些准备工作当放到考场高压的环境中可能都会走形。所以还是建议大家口语随缘,重点放在其他地方。我的血泪史和周围不少同学的经验证明23,24基本上是个很难跨过的坎。有口音有较高要求的同学,也可以用博智的课件校正一下发音,系统会自动对你的跟读打分,很直观。

老师点评:口语上27绝对是人品。我们推荐口语差的学生可以试试跟说口语题的音频部分,可以扩充一些语音,词汇,和表达方法的储备。注意,跟说不是跟读,尽量不要看着原文读,那样不走脑子只走嘴巴的。其实这些方法的主要目的是要逼着学生张嘴讲,中国学生讲口语的环境实在是太差了。
4. 作文
我的考试经历基本就是与听力和作文的搏斗史。王老师在面授课时,就看过我的几篇习作,也制定了提高计划,布置了作业。我是用的课件是遣词造句活学活用123。1和2是王老师整理出一些可以用在写作中的小词,一旦作文有这些点睛之笔,文章的整体面貌就有了很大改善。3则是围绕一些话题,正反方提出各自观点,互相批驳,这对大作文中如何理论也有很好的帮助。在之后的几周,我一边对照着课件学习,一边每周练习几篇大小作文,王老师也会将及时批改好的作文反馈给我。没有多久,就觉得写作时思路活跃了很多,用词上面也不再是干瘪乏味。另外,之前Essay和Issue写多了,对托福一些生活化的题目实在没有太多想法。比如,电影是有娱乐性还是有教育意义的好?能不能从一个人周围的朋友观察这个人?所以大家还是要练习一些这种题目,尤其考完GMAT的,不要只会写政府国家这种“大”作文。
小作文方面,关键还是练听力,要把听的内容都记下来,文字材料可以适当引用。要留意听力是怎么反驳原文观点的,并且具体是用哪些事例,逻辑链支撑的。把这些都写进去,基本就没问题了。


老师点评:她的大作文我非常喜欢,到底是有过工作经历的人,很有阅历,写起任何话题来都能够往深了探下去。上课前交上来的习作看得出来有很多的园囿,疙疙瘩瘩的好像结石没有化开一样,我们课上用真实的托福大作文题目交手过招,她思考,我质问,挑战,逼她把那些化不开的地方思考透彻,虽然不一定都要写出来,但是有这个思考过程,写出来的文章整体就很流畅,没有逻辑黑洞,比较经得住推敲。文字上她刚开始的表现比较理工科,工整刻板,表达精确但很少变化,给她布置了遣词造句三个部分的练习之后,很快就能看到语句仿写的功效出现在她的习作里,说明学生确实去学了并且用心记了。她的作文总分27对她来说算是写作考失手了,或者是小作文出现了信息漏点,因为她的大作文从后期习作看来应该是满分作文的水平。

5. 最后
机经我基本都只看口语和作文。但是也就花一个下午,不要寄太大希望。平时口语练得少的可以借这个机会热热身。
即使比较忙,最好还是每天留一个小时练习听力,然后考前几天多写几篇作文。
还要再次感谢指导我督促我的王文静老师,以及许多热心的博智工作人员,如果不是你们的帮助,一定没有我的成绩。博智的教师团队都是有丰富经验也很认真负责的,同学们要主动配合,有问题及时与老师沟通,按时完成作业。希望经过双方的努力,大家都能考出理想的成绩,申请到自己的dream school。

共勉
Now this is not the end. It is not even the beginning of the end. But it is, perhaps, the end of the beginning.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