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WD GMAT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GWD微信

微信二维码

博智LSAT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博智教育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博智教育微信

微信二维码

GMAT各分项备考规划

SC句子改错部分

GMAT考试,素有“得语法者的天下”之说,一方面因为语法题目是VERBAL里占比最大的部分,所以很容易连错导致掉库;另一方面语法做得顺手的语法可以为逻辑和阅读争取更多的时间。

SC关键 ­——  语义

语法是可以说是中国学生最难攻克且平时练习时正确率最不稳定的部分。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容易一直陷于“只关注语法,而非语义”的泥潭中无法自拔,用“套路”的语法去做判断,而非“真诚”的语义去做判断,有时管用,有时不管用,绝非正道——所以曼哈顿语法、PP语法笔记,没有必要看。

SC与一般语法的区别:SC是Sentence Correction的缩写,顾名思义,SC是句子改错,不是语法,所以是句子的意思有错误有歧义才让你去改。  虽然一些最基本的语法知识你还是需要知道的比如单复数, 但不像初高中语法一样有大量的知识点去记,去背,一定要记住,GMAC出题机构是要考察我们的逻辑理解能力,要我们通过这些错的句子去找出他们真正的意图,而不是要我们去一个一个去抠语法规则。《曼哈顿语法》上罗列了大量所谓的语法规则,但GMAT命题人员对于传统SC命题套路的抛弃挑战着我们已经形成的固有解题模式:being出现错吗?because of一定错吗?to do表目的比for doing更佳吗?these一定错吗?having dong一定错吗? 现在正出现越来越多的反例。 这些归纳出来的所谓语法规则越来越不靠谱,在考试时间压力极大的情况下用这样的方法,不仅浪费宝贵的时间,更增加了失分的风险。

一个英语为母语国家的人在做题的时候根本不会从语法的角度去考虑,他们 “语感”,就像我们读中文也有“语感”一样,句子是否读得顺,我们也是一读即知。为什么读的顺? 关键在于意思到位,不会产生歧义。 所以,想要高效准确的做对语法题, 切记,不要把它当做一道知识归纳题去检验自己是否背会了一个知识点,而要把每一道SC的题目都当成一句合同或者公文里的话 清晰准确直接的表达明白意思的 才是正确答案。

对于GMAT来说,每个SC的句子也是有灵魂的,这个灵魂就是句子的核心意思。也就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宗。你可以把每句SC当成你面前的一个活生生的人,他讲这句话,是带着他的感情的。他想表达什么?想强调什么?他想让你明白什么,关注什么? 在平时做练习时,都多问自己一句:这句活到底想说什么,它的灵魂是什么?这样,我们才能跟GMAC心意相通。

博智对此有具体的方法论,其中最高的准则是关注句子整体的语义,划线部分和划线外部分之间的起承转合,此乃最高准则。做题的时候,不仅关注划线部分的意思,更要充分利用划线外的部分。通过非划线部分的表达来推导划线内如何表达才能达成句意的完整有效。

以下从三方面举例来阐述如何把握语义:

1. 一致性

一致性在英文中是consistency, 指的是一个句子中最基本的平行、主谓一致等, 在平行结构中体现的最为突出。就如中国的对联一样,英语表达也极其讲究对仗工整。所以语意的修炼,就是提高平行的意识,这是一个持续强化的过程。有了平行的意识,很多大家常说到的做题误区就可以避免。比如要充分发现一道题的平行结构,就必须通读题干全文,而不能只读划线部分。又比如理解平行结构的基础是对句子意思以及结构的理解,所以有了平行意识,自然就会重视meaning 和structure这样的大局,而不会机械地只看到零散的语法点。

举例:

When the temperature of a gas is increased, it is either accompanied by an increase in pressure if the gas is enclosed in a container, or an increase in volume if the gas is able to expand.

  1. When the temperature of a gas is increased, it is either accompanied by an increase in pressure if the gas is enclosed in a container, or
  2. When the temperature of a gas is increased, it is accompanied either by an increase in pressure if it is enclosed in a container or
  3. When the temperature of a gas is increased, the increase is either accompanied by an increase in pressure if the gas is enclosed in a container or by
  4. Any increase in the temperature of a gas is either accompanied by an increase in pressure if it is enclosed in a container, or by
  5. Any increase in the temperature of a gas is accompanied either by an increase in pressure if the gas is enclosed in a container or by

原文体现出一个并列,在either…or…这个连词后面应该体现并列关系,符合这个连词前后并列的只有E。 这道题很好的说明了句子结构上的平行是服务于清晰的句子意思表达的。

2. 精确性

精确性就是准确无歧义的表达出合乎逻辑的语义的概念,这个必须结合对句子整体结构的把握。 往往在语法上没有错误的选项因为精确性问题导致意思表达的荒谬。
举例:

For the farmer who takes care to keep them cool, providing them with high-energy feed, and milking them regularly, Holstein cows are producing an average of 2,275 gallons of milk each per year.

  1. providing them with high-energy feed, and milking them regularly, Holstein cows are producing
  2. providing them with high-energy feed, and milked regularly, the Holstein cow produces
  3. provided with high-energy feed, and milking them regularly, Holstein cows are producing
  4. provided with high-energy feed, and milked regularly, the Holstein cow produces
  5. provided with high-energy feed, and milked regularly, Holstein cows will produce

A,B选项:providing,milking 的发起者是Holstein cows,语义就变成了牛自己给自己提供热量、牛奶,语义不正确,所以A错误。

C选项同理A,B

D选项与E选项的差异在于cow用单数还是复数,以及用一般现在时还是一般将来时,并没有明确的提示引导我们用什么时态,而泛指牛要比特指一头牛语义更清晰,更精确,因为不是特指某一头牛每年产出多少牛奶,所以此题选E。

3. 简洁性

表达的简洁性主要从语言表达的经济性方面来考虑的,如果句子中的一个词在语义的表达上可有可无,去掉这个词是最好的选择。

Charles Lindbergh, for his attempt at a solo transatlantic flight, was very reluctant to have any extra weight on his plane, he therefore refused to carry even a pound of mail, despite being offered $1,000 to do so.

  1. Charles Lindbergh, for his attempt at a solo transatlantic flight, was very reluctant to have any extra weight on his plane, he therefore
  2. When Charles Lindbergh was attempting his solo transatlantic flight, being very reluctant to have any extra weight on his plane, he
  3. Since he was very reluctant to carry any extra weight on his plane when he was attempting his solo transatlantic flight, so Charles Lindbergh
  4. Being very reluctant to carry any extra weight on his plane when he attempted his solo transatlantic flight was the reason that Charles Lindbergh
  5. Very reluctant to have any extra weight on his plane when he attempted his solo transatlantic flight, Charles Lindbergh

此题的C选项就是典型的缺乏简洁性,既然已经用了since, 后面的so显然就是多余的, 读起来很别扭。

当然最基本的语法规则你必须会的,比如单复数表达,时态等,这些基本语法知识可以帮我们快速排除掉明显简单的选项,但最终选出正确答案一定要回归句子本意,冷静下来,看看哪一个意思是最直接、简明、无歧义。

SC review的方法:

找出所错选的答案与正确答案的差异, 这一步比较困难 要注意不是所有的差异都是正确答案比错误答案好的原因, 考题考的是一致性、精确性还是简洁性,只有引起意思上的错误的点 才是杀掉错误答案的原因

切忌只读2-3遍正确答案 切忌只知道正确答案是对的并不知道错误答案错哪里了 切忌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下次一定会选出正确答案

注意:学生一定要做一些题找一下自己的问题 不要把本来30道题可以发现的问题用80道题来发现 如此题便作废了

CR 逻辑部分

大部分中国考生在逻辑部分的问题,就在于太习惯于“发散性思维”,这恰恰是GMAT最忌讳的东西。GMAT更多的是考察对眼前题目信息的快速处理能力,不需要也不能过多主观推理,而这也让我明白了生活和考GMAT是相通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评价标准,而我们中国人总是倾向于去评价一个人或一件事的好坏,而忽略了去接触最直观的客观信息。解决方案便是老管说的“把自己当傻瓜,原文没说,我就不知道,不要自己去胡思乱想”,这个思维模式要改起来,说难不难,说易不易,因为要把这个思维模式融入到平时的生活中,尤其是国内的生活环境中,绝非易事。

老管的面授课曾例举了他自己生活中的实例,看似或搞笑或极端,但非常有借鉴意义和价值。

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每当听到别人提出一件事或者方案的时候,常常问问自己,“对方问题是什么?所提出的推论或者解决方案是什么?这个推论或者方案的假设、逻辑漏洞在哪?”

这不仅能帮助逻辑题的正确率,还能帮助你迅速提高写作部分argument找出原文问题的能力。

再说说如何练习,OG,GWD上的题目足够,就是30S时间读完题目,然后自己复述题干的意思,可以不去看选项,这样子练习读段落的能力。

做逻辑题,要善于换位思考,站在说原文的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这样才真正抓住了逻辑题的核心要点,才能大道至简。

逻辑题有三种类型题目:归纳、演绎、句子作用。 但演绎题总数在逻辑部分中占比高达90%以上,其中重点在于削弱、加强、假设、评价这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题干、推理的思路是非常相似的,考前集中思维在这里,会更有效率。

逻辑Review方法:

主要是从以下三点找自己的薄弱处:

1. 是否提炼信息有误。

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当问题比较具体的。看自己是否有多读一些内容,从每道错题的原文提炼出信息,做到一句话说清楚原文的逻辑链
对比自己错选时提炼的信息和Review时的正确逻辑链差异,找出自己多读的内容,确定和逻辑链相关的前提和结论,锻炼抓住原文有效信息的能力

比如以下这道题:

Healthy lungs produce a natural antibiotic that protects them from infection by routinely killing harmful bacteria on airway surfaces. People with cystic fibrosis, however, are unable to fight off such bacteria, even though their lungs produce normal amounts of the antibiotic. Since the fluid on airway surfaces in the lungs of people with cystic fibrosis has an abnormally high salt concentration, scientists hypothesize that in high-salt environments the antibiotic becomes ineffective at killing harmful bacteria.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f it were obtained as an experimental result, would most decisively undermine the scientists’ hypothesis?

  1. Healthy lungs in which the salt concentration of the airway-surface fluid has been substantially increased are able to reestablish their normal salt concentration within a relatively short period of time.
  2. The antibiotic produced by the lungs is effective at killing harmful bacteria even when salt concentrations are below levels typical of healthy lungs.
  3. The salt concentration of the airway-surface fluid in the lungs of people who suffer from cystic fibrosis tends to return to its former high levels after having been reduced to levels typical of healthy lungs.
  4. The lungs of people who suffer from cystic fibrosis are unable to fight off harmful bacteria even when the salt concentration is reduced to levels typical of healthy lungs.
  5. The salt concentration in the airway-surface fluid of people whose lungs produce lower-than-average amounts of the antibiotic is generally much lower than that typical of healthy lungs.

这道题的问题非常具体,选项必须是削弱科学家的假设,我们关注的重点也就在假设上。文中的第一句和第二句话就不是重点,包含“假设”的第三句话才是我们关注的。一句话总结原文假设:高盐浓度导致抗体杀菌无效。显然最相关的答案只有D

2. 是否推理思路有误。

容易出现在当问题比较虚的,一个看自己是否提炼出了原文的有效信息的逻辑链, 再就是看自己错选的选项是否有过度推理的情况,判断自己思路哪个地方不对,提醒自己杜绝这种过度推理的情况。

In Arumville, among those young children with elevated levels of lead in their blood, few live in houses containing lead-based paint, but many live in areas where vehicular traffic is heavy.  These children's elevated blood-lead levels probably result from lead added to gasoline, since, although gasoline sold in and around Arumville has been lead-free since 1990, lead from vehicle exhaust remains in the soil for many years.
加强血铅和土壤中汽油的关系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f true, most strengthens the argument?

  1. Sales of lead-based paint for use in homes was banned in Arumville in 1977.
  2. Vehicle traffic in most residential areas of Arumville is heavier today than it was twenty years ago.
  3. Some lead in the soil comes from deteriorating lead-based paint on the exteriors of buildings.
  4. In Arumville, children's blood-lead levels typically rise during the warm summer months when children frequently play outdoors but not in the winter when children spend more time indoors. 
  5. If improperly carried out, the removal of lead-based paint from older houses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risk that children living in such houses will ingest lead dust.

通告阅读原文,我们发现提到两种途径会导致血铅升高,paint和gasoline, 但paint的描述中用了few这样的否定性修饰,那paint显然不是原文要关注的点,而真正的重点是gasoline里的铅如何通过土壤传给小孩的。

含paint的选项ACE即可排除。

选项B谈的是现在交通比二十年前严重,而原文已经交代过现在用的都是无铅汽油,交通严重也不会产生更多的铅,当然更不能解释土壤的铅如何到小孩的,排除;本选项有些同学会产生过度推理,觉得交通严重了铅也应该更多,这个原文信息没吃透导致的过度推理。

D 通过冬夏季,把含汽油土壤和小孩的血铅升高联系起来。

3. 是否关注的是特定单词,而非句子的整体意思。

这种情况出现,弱点往往在于读句子能力不够强,建议先提高这方面能力。

RC阅读理解

很多同学经常抱怨说GMAT中的阅读部分很难提高,其实确实很难。但请不要误会我,我并不是想要在你本已经脆弱的心灵上撒一把盐。我这里说的很难提高,是针对英文基础实力(尤其是阅读能力)相对还不够的筒子。对于很多同学来说,其实并不是你GMAT阅读题目做的差,而是你的基础阅读实力和逻辑性的思考能力并不过关。

一篇阅读可分为原文、问题、选项三部分。问题是阅读的核心,其次是文章,最后才是选项。
读懂问题才能正确定位。

一篇文章,一般有3-4个问题,除一道主旨题,其他都是细节题。主旨题需要对文章脉络的把握,主要是通过抓观点句,细节跳读的方式来进行。细节题需要定位,靠什么定位?这就需要对问题的客观有效的把握,只有真正抓住问题所问,才能有效定位。 比如下面这道细节题: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about the effect of the solar-day cycle on the tide-associated periodic behavior displayed by commuter diatoms?

读这个问题,发现核心点应该是solar-day cycle的影响,首先考虑用solar-day cycle来定位(而 tide-associated periodic behavior、commuter diatoms属于次要地位且属于全局性的,不能用于定位),既然是它的影响,显然定位好后应该向后搜索,就可以定位到文章末尾这个句子: Commuter diatoms, for example, emerge only during those low tides that occur during the day.

这个句子说Commuter diatoms只在一天中的那些低潮时出现。

选项中只有Because of the solar-day cycle, this behavior is not expressed at certain times during the 24-hour day. 隐晦的和这个意思对应。其他选项比较容易排除。

在来说说原文的阅读,这里的关键是掌握段落间逻辑关系和句间关系,你可以读不懂某一句话,但是你需要知道这句话和上句话之间的联系,这样即使有些词不认识或句子读不懂,也能从容掌握文章脉络。可下功夫做好这两点: 第一,一篇文章只读重点和可能会考到的信息;第二,搞清楚这些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因为题目考的也无非是这些逻辑关系。

怎样做到一篇文章只读重点呢?其实,只要做到忽略非重点内容就可以了。在这里,我们把常见的非重点内容总结如下。

1. 例子、类比和比喻等服务于总结和归纳的部分。对于这部分内容要坚决的略读,其中比较有可能出的也就是in order to题型,问题的答案也在总结和归纳的部分,和例子本身没有太大的关系,所以只要简单知道例子说的是什么就行了(简单记大写人名或关键名词即可)。 

2. 顺接连词后面的部分。比较常见的顺接连词有:in addition,moreover,further,also等等。顺接连词后面的内容基本上和前面的内容相似,作者观点也不会发生变化,所以在读懂前句的前提下,后句可以不读。 

3. 冒号后面以及分句内容可以略读。在这些部分,作者的观点也没有变化。有时候在这些内容里还要做一些小小的区分:一般来说,冒号的后半句与前半句完全相同,可以放心的不看;而分句与前面则为并列内容,内容可能与前面不一致。 

4. 有明确列举标志的内容可以略读。在对待这部分的内容时,以列举对象为主,对于对象的具体描述可以忽略。(常见的列举标志词有:first,second…) 

5. 重点关注转折词如however, but转折词后往往有观点的重要转变,需要精读,确保抓住作者表达的观点。 另外,让步语气标志词Although, Despite等也要注意,从让步的作用来讲,让步之后必有转折,这样就可以快速读让步的内容,以转折后的内容为主,因为这才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作者的态度所在。值得注意的是,在被让步的地方有可能考一些作者态度题,解这些题目的时候要注意。 

6. 单独出现的数字没有意义。 

7. 理论分析的内容可以快速阅读。 

8. 任何原因,以because、since作为标志词,可以略读,因为结论以及作者所持态度才是我们的Focus。   

9. 在段落的基础上,各段要重点把握前两句,后面以观察是否有转折为主。在GMAT考试中,开门见山的段落居多(因为文章是被间接过的),所以在很多情况下首句就是主题句,同时在段中有任何看不懂的部分均可参看首句。

总结这些内容是帮助大家建立一个意识,即什么内容应该忽略,从而为自己节省宝贵的时间。但是,要想真正做到将这些技巧内化为自己的实力,还需要大量的文章阅读才可以。

GMAT逻辑题的关系真是好复杂,往往读着读着就容易被陷入到四个不同事物之间的四角关系中不能自拔!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找经济学人、时代周刊和科学美国人的文章来读。读这些文章时,你会发现你必须经常去理清不同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不同科学现象之间的机制。刚一开始,你的大脑可能一片混乱,但是为了去理解这些文章,你不得不强制自己去适应这种多个信息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带给自己极大思维负担的状态。

这样练习一段时间,而当你再一次去看GMAT逻辑题的时候,你会发现以前想不清楚的逻辑关系开始想清楚了。所以不是你的思维能力不行,而是你的脑子之前太懒以至于不习惯多元信息同时处理的这种状态。而当你用大量高难度的文字去反复刺激我脑子的时候,我发现,你的思维能力确实提高了。准确的说不是提高了,而是被释放了,从大脑之前那种懒惰的状态中被释放了。

阅读Review方法:

重点关注句间关系及段间关系,读文章过程中保持精神高度集中,抓住文章的脉络,体会行文的起承转合。

数学

数学对中国学生来说属于难度系数最低的,所以力争51分可以为verbal减轻很多压力。不要因为简单就放松,一定要端正态度——千万不要觉得50还是51差别不大,完全可以争取到的分数一定不要放弃,这一分很可能决定了你能否冲上700或者750。数学部分一样要做到“全情投入”,每一题都要稳扎稳打,做题的时候绝对没有降低一点对正确率的要求,确保万无一失。

一、GMAT数学题型对比

对于GMAT数学,考生首先要熟悉数学考试的题型、要求等问题,因而要使用好官方指南,一般而言官方指南上的题目比较简单,尤其是前面的部分,而后面的就需要考生仔细动脑思考。

PS题型:题干给出问题,要考生找出正确答案,是我们常见的选择题类型。一般需要进行精准的计算,不过鉴于GMAT数学考试每道题两分钟的答题时间,所谓的精准不是说需要多大计算量,这个是需要技巧的,可以约分的化简掉,可以带代入计算的。

DS题型:题干给出一部分内容,接着直接给答案,然后题干下面在另外给出两个条件。这种题不需要大量的计算,只需要看一下给出的两个条件是否满足题干。

二、考察能力

PS题型主要考察学生对题目文字的理解能力,然后运用代数,几何,统计等方面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基础性的问题,并从5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对于这类题目,只要掌握了方法并多做练习,是没有什么难度的。

DS题型是专门针对MBA考试而设立的,主要考察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还要洞察这些题目的考察意图。所以在做这类题的时候要看找出的信息是否足以回答问题,而不要浪费太多的时间做运算。DS题目的答案往往具有唯一性,所以,如果你得出的答案是两个或多个值,都是不准确的。另外DS题目的答案还具有充分性,即能够对问题作出解答即可。所以做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三、应对技巧

PS题型答题的时候有以下技巧:

  1. 先略读题目在解答,答题时应适可而止
  2. 冗长的题目不可轻易放过,开始解题时,先把题目内容变成数学公式或代数式,沉着应对定义运算考题
  3. 对于难度较大,关系复杂的题不要轻易放过,要认真读题,看清条件。
  4. 注意单位换算,用题目中要求的单位答题,且忌讳答非所问。
  5. 避免繁琐和不必要的计算,必要时可采同近似算法。
  6. 巧妙运用代入法,有时可采用排除法。
  7. 不要忘记变量既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特别是当题目要求进行大小比较时,更要格外注意。
  8. 切勿在难题上浪费时间,但也不能知难而退,或者随便瞎猜,而要用思考性猜题法增加得分。

DS题型答题的时候有以下技巧:

  1. OG上的DS流程图一定要深入领会,严格照办,形成模式化的解题步骤。
  2. 明确解题要求,无需算出精准答案,特别是不要浪费时间去解方程,
  3. 一图值千金,必要时需要画草图,特别是在做几何,集合,或者概率方面的题时,有时候图形能帮助考生迅速准确的解题。
  4. 切忌主观臆断,做一些额外的假设,考生只需要根据题干提供的条件解题,不要自己加入一些主观想法。

四、数学备考方法

具体备考方法根据各人基础不同可能会大不一样。OG里面的数学题难度相对偏低,所以OG里的题只适合用来熟悉题型。 GWD难度稍高,可用于提高, PREP数学难度最高,可在模考的时候重点突破。

做题之前,需要做以下准备工作,

OG 的第四章 Math Review必须精读,主要目的:

1). 熟悉数学英语单词的表达;
2). 精确理解数学术语的定义

然后依OG、GWD、PREP的顺序做题,开始练习重点不在做什么题,而在于整理错题。只有通过分析模考中的错题情况,发现自己的弱点。做题的时候碰到生词会把它记下来,但是先不查,而是根据上下文猜出生词的意思,然后继续做题。大部分时候,生词是不会影响到你做题的。比如题目里说有一个“xx三角形”,你不认识xx是什么,你就想,三角形无非就是直角、锐角、钝角、等腰、等边这几种嘛,根据上下文甚至答案完全可以推测出来的。等一套题做完,再查一下生词,留意记一下就好。

数学表达包含两方面的含义:数学英语词汇和数学符号公式。

数学词汇不用说,这是最最基础的东西,只有知道这道题目在问什么才能知道要如何解答,词汇的积累主要来自于两个资源,一个是OG,一个是数学词汇表。先做OG数学部分,把不认识的单词全部查出来,记住,词汇见得多了也就认识了。认识了GMAT常用的数学词汇之后,再用数学词汇表巩固和强化词汇记忆,对见到的新词汇重点记忆,词汇这部分就基本完成了。整个记忆词汇的过程不需要特地安排时间来完成,把它穿插在OG的做题过程中,考前再复习一下词汇表即可。

数学符号公式是中美通用的,只要不是现场规定的特殊运算或者符号,绝大部分符号和公式大家在初高中都学过,稍微有点难度的公式,GMAT都会仁慈地提示出来(如球体体积公式),大家不用太担心

对于大多数中国学生来说,数学还有个比较靠谱的题源:机经,三个月的机经反复做。做机经是因为它很能体现现在题库里的题目的类型和方向。做机经不一定要指望遇见一模一样的,关键是熟悉当前的考试趋势。尽管你考场遇到的题目不是机经但是会很相似,解题思路也很熟悉。

 作文

作文虽然不如总分重要,但如果太低了肯定是不行的,一般来说需要5分以上比较好。因为不论在学术上还是工作上,写作对于商科学生来说都属于最常用的技能之一,这也是为什么GMAT或者GRE要单独给一个作文分,因为老师们需要单独了解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文没有捷径,就是多练。文章开头和结尾用模板没问题,自己可总结出属于自己的模板。 需要注意的是,GMAT的AWA部分重点在于考核“抓逻辑漏洞”的能力。  可按下面步骤来进行每篇作文的练习:

  1. 首先是练习短时间内理解作文题目。然后按照论点论据进行拆解,关键在于结论部分的细拆,结论拆分的越细,越容易找到攻击的漏洞。
  2. 根据结论的细分部分,找拆分的每部分关系是否逻辑连贯,在论据中是否可以找到支持的论据,如果没有合理论据支持,或评估论据本身就存在问题,就说明中间存在逻辑漏洞,可以列在稿纸上。
  3. 如何合理阐述问题,使得读者第一时间理解问题的。这个需要在英语写作方面下一定功夫。不过也可以参照范文的模板自我改造,形成自己独特的一套表述。

强调一下,攻击点的搜寻是作文考试的重点,这方面需要着重练习。单词拼写的重要性。在考试的过程中,宁愿慢一点,或者不写太多而留出时间检查,也不要因为错别字而白白毁了本该拿到的好成绩。总结一下,准备作文时间不用多,但一定要动脑用心,掌握几个常见又用得顺手的攻击方式,对于大部分题目都可以派上用场,同时强迫自己记住几个自己不容易想到但同样好用的攻击点。

IR

从GMAC给出的数据可以看出,IR可以有效提高GMAT数学和语文部分的有效性(在GMAT考试的语境下有效性体现的是考试分数对于一个人真实能力的反映)。因此,加入IR的新GMAT能够更准群的反映我们和目标商学院在能力上的契合度。

IR考察的能力到底是什么?OG里说的很清楚,就是对文字材料和数字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和处理的能力。说穿了,无外乎就是考Q、考V和考Q+V嘛!所以IR并没有考察任何新的能力,大家尽管放心的去复习Q和V,好好把基本能力练好,等到考前一两周再看IR完全来得及,重点只在于熟悉题型和做题技巧而已。
IR有四种题型:Multi-Source Reasoning(多元推理)、Table Analysis(表格分析)、Graphics Interpretation(图表解读)、Two-Part Analysis(二段式分析)。

Multi-source:相对最难的一种,主要难在阅读篇幅较长,阅读量较大。但我不建议遇到时乱猜答案简单跳过。第一,规则规定每一题要三道小题全部答对才能得1分,注定了你基本没有几率可以猜对(确切说是1/8);第二,每篇文章对应3-4题,其实读懂之后,后面2-3道题做起来很快,1分钟即可搞定,所以平均算下来每道题花的时间可能也并不超出平均值很多,没有必要刻意放弃。Two-parts:比较容易,只是出题的方式比较多样,重要的是看明白题目的意思,问的是什么,一旦看明白就好做了。Table和Graphics:非常简单,基本属于送分题,而且用时也相对较少,需要注意的只有一条——细心。

IR最大的难点,就是时间压力不在verbal之下。所以做IR要保持和做verbal一样的紧张感和弃题策略。但由于IR并不需要12道题都做对才满分,实际做对9~10道以上就可以全取8分。所以虽然IR时间紧张,但是如果明白了弃题的空间,考场上确实不用多紧张了。考试时的做题策略——放慢节奏,保证正确率,不求都做完,但求做一题就对一题。

在线咨询